第15章 终不似少年游比喻什么

作者: 上清如松

  这次意外之后,书店老板吸取教训,重做宣传,改为竖广告牌,立在学生必经之地的路中央。不想没立几分钟,就被一辆飞奔而来的车给撞倒,并压得残破不堪。学生们踩在上面,看都不看一眼。书店老板拾起广告牌,伤心欲绝,没想到生意还没做成,就亏了做广告的钱。老板也只好就此作罢。

  时间久了之后,书店里偶尔有人光顾,光顾的人就没有出现过熟悉的回头客,主要原因是书店里面的书“太老”,根本不合学生们的口味。所谓的“太老的书”就是只会有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教授级别的人才会看的书,现在哪个年轻人会捧在一本《清朝史》看呢?如果有,那将是这个时代的幸运。

  书店老板总结经验,大受启发,换来了一批青春时尚杂志。书刚摆上架就被抢购一空。书店老板甚是欢喜,恨不得打开仓库的门,任学生抢去。老板又进了一批新潮书,很快,这一批也卖完了。从此,书店红火得像烧红的铁一般。

  书店的隔壁是超市,书店的生意红火,势必会给超市带来好运,两家争锋赚钱却又互不干扰,和睦得恨不得连锁起来搞。只恨阳关道和独木桥没有半点关系。学生就是消费的爹,有的学生痴迷读书,废寝不忘食,先去超市买点好吃的,然后,一头钻进书店边挑边吃。后来,去书店的人也多了,特别是女生,放弃去食堂饱餐一顿,真可谓废寝忘食,这深刻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文化消费“越来越高了。所以,有些领导在年度总结汇报说:我县文化建设突出,人民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了,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是我县的重中之重,这是个好的兆头,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大力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工作,更大力一些,争取把我县打造成文化示范县。

  书店和超市的生意红火了,但一旁的食堂却被无情地冷落了,处在“低潮期”的食堂不甘示弱,决定向校领导提出申诉,理由是这样:学生都不爱吃饭了,专吃零食,健康问题存在隐患,需要及时纠正错误的饮食习惯。

  校领导们一个个正在写报告,写得正焦头烂额,恨不得咬断笔头,吸点墨水补充养分。一个领导头也没抬地说:“管他们吃什么,你瞎操心了。”

  食堂负责人吃了个“闭门羹”,看着这些天天吃饱了不干事的家伙,一个个还那么不把人当人看待,恨不得哪天故意一不小心给他们吃点意外的东西。好歹食堂是他自己的,想报复一下那是轻而易举的事。

  另一个领导觉得刚才那个领导说的话有点不负责任,便赶紧改了,说:“怎么都爱吃零食了呀?这样怎么能行。”

  食堂负责人终......

  

  爱读小说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