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白兮传

作者: 因此

  第八章:正气

  01

  战国较之于春秋,兼并战争更为激烈。到处是兵刃,所见即饿殍。

  孟子持一身正气,不消极也不不悲观,毅然以天下为怀。他说:“我亦欲正人心,息邪说,距跛行,放淫辞,以承三圣者。”

  在孟子看来,天生万物莫不秉天而受命,一叶一草,都是天地间的灵性所钟。尊重生命,敬畏生命,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人性。

  在自我人格的修炼上,他十分注重发挥人的主观因素: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……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安乐也。”

  孟子提出君子要善养浩然之气,提倡“乐其道而忘人之势”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,呼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人,乞人不屑。”

  自由之精神,独立之人格,在孟子身上有着充分体现。

  但在他看来,这些还只是实现生命的前提,决不能涵盖人生追求的全部。

  孟子在《尽心》里说:“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穷不失义,故士得己焉;达不离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修身见于世。”

  人的一生,应该行道践义:“天下溺,援之以道。”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

  孟子以人格为中心,以德性为财富,以天下为抱负,卓然独立于充满强权、纷争、诡诈和倾轧的战国时代。

  02

  他本着民生为本、仁爱为怀,一身正气,藐视强权。

  “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;天下无道,以身殉道;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。”

  在和齐宣王论及汤纣时说:“贼仁者谓之贼,贼义者谓之残,残贼之人谓之一夫。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。”还说:“未闻君子之大道也,则足以杀其驱而已矣。”

  孟子怀着强烈的自信与使命感,以天下为己任,行仁践义。

  把那些和他一样,自觉地担当起这个使命的仁人志士,他称为大丈夫:“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
  他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,以尧舜为榜样,修身养性。以大丈夫的气概,意欲拯溺解悬、济世救民……这不仅构成了丰富的人格内涵,也体现了一种价值期待。

  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

  ......

  

  爱读小说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