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风见志敏

  在距明光城约三十里处的路边有个小村庄叫“丰山集“。这丰山集在历史上有一段可喜可悲、可歌可泣的从贫穷到富有,再从富有到贫穷的演变过程的故事。

  很早以前,丰山集叫大姜庄。说是大姜子,其实只有几户人家,都姓姜,是一宗三支的姜家庄。

  这姜家祖上是一付担子从河边上讨饭过来扎根此地的,经过几代人的耕作,发展到几户人家。够几户人家就应是个庄子,是庄子就应有个名字。

  开始有人叫姜庄,姜家老太爷说:“姜乃当今大姓,这姜庄前面应当加个大字才妥。“后来人们就叫这个小庄子为大姜庄。

  相传有一年黄河发大水,姜家老太爷当年二十大几岁,带着妻子和两个才几岁的儿子,挑付担子沿途讨饭。

  在路过此地时看到前面小山包上的树木里落下一对金凤凰,听人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,姜家老太爷决定在凤凰落下的地方安家。

  他放下担子砍树、砍草、平地,两天的功夫就搭了个两檐到地的草棚。然后开荒种地、逮鱼摸虾、打猎砍柴,小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火红。

  随着儿子、孙子们成人、成家、立门头子,这里就有了这么个大姜庄了。

  姜家在第四代上有个叫姜东的人,这姜东能说会道,机灵乖巧,所以姜家逮的鱼虾,猎的山鸡野兔都交给他挑往城里卖,每次都能卖上好价钱。

  日子一长,这姜东在城里也就结交了不少朋友,朋友中有位教书的荀先生,荀先生是个半瓶醋,他设馆教书收不到几个学生,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。

  一日荀先生和姜东在小茶馆里喝茶闲聊,姜东说大姜庄上有十几个孩子目不识丁,姜家现在越来越兴旺了,不能没一个读书人,若姜先生能到大姜庄当先生,姜家管荀家老小衣食住行。

  这荀先生一听,当然是求之不得,约好后第二天就被姜东接走了。

  从此大姜庄有了学堂,有了朗朗读书声。

  姜家祖孙三代都是忠厚之人,家中的儿女亲家,七大姑、八大姨也都从四面村庄举家搬迁过来。大姜庄住户人口逐渐增加,后来大姜庄已发展到近百户人家,近六百口人。

  姜东也成了大姜庄公认的村长了,庄上大小事都由他拍板。

  一日,庄上高辈的人在一起议事,有人提出大姜庄不能再叫庄了,应改为集,向四周村庄传消息定下每旬的二五八集市贸易,姜东和荀先生都认为早该如此。

  荀先生说:“这办集镇要官衙批准,批准后向邻村邻镇发下文书,公布告示,那时不光是周围村庄的人前来赶集......

  

  爱读小说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